李行伟:出台政策吸引港澳高科技人才

李行伟

李行伟

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广东院士联合会理事

环境水力学专家

作为一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实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不容易的,对国家的这个定位。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人才,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才。所以我感觉这个定位,东莞的定位主要是有一些政策更吸引港澳的高科技人才融进来一起创造信息产业。香港大家知道,我们的长处就是基础科研,我们五各大学都排名全世界100名以内的。这个意思就是说基础研究有一定的水平。其实过去十年、二十年香港政府的鼓励下,也是在应用科研在产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比如说大家可能都知道的,比如说无人飞机,是香港原创的,配合在深圳,在内地,在大湾区开发市场的发展,就达到国际瞩目的事情。这是一个例子。最近AI,我们中文大学,也是国际级的这种企业,意思就是说我们没有市场,但是有一些愿望跟内地的同行一起合作去创造一个比较创新的一个环境。

再举一个例子,其实很多大学,每一个香港大学都在内地有平台,香港科大在南沙有一个平台,过去十年不单单努力打造一个产学研的一个环境,比如说我们在佛山有一个LED的产业化,最近我感觉香港的最大贡献是原创,因为你作为国际级一定要原创,原创你要不断的培养人才。简单来讲,东莞现在有大科学的装备,散列中子源什么的,科学的装备可以吸引很多人才一同来参与这种研究。今年5月份习主席公布了一个政策,鼓励香港的学术界什么的,比较活跃的政策下可以参与大湾区的建设,主要就是大湾区的建设,“一带一路”的建设,用政策来支持。所以我感觉政策方面假如可以吸引,这个是有潜力的,广州市政府有一些特别的政策,鼓励香港的学者和广州市和东莞市的企业合作,这个已经证明可以有效的。所以我感觉这个是第一步。因为现在原则上大家都很愿意合作的,你怎么有一些产业对香港也有好处,你才会吸引香港的学者,香港的企业家来投资呢?所以我提一点,我感觉AI跟建造业,其实香港建造业很缺乏新人,在香港GDP是在8%左右,这个在内地严重的老化,需要新科技,东莞通过你们这么多的基础,可以在这方面,也通过院士和各位主办一些高层次的交流,我感觉互相交流很重要。我感觉香港对大湾区的了解,尤其是科技方面的了解可以大大的提升,我就讲这么多。

香港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还能够提供在这些方面更多帮助:
第一,教育方面,教育方面,很多年,我们在南沙就有分校,整个教育很重要,另外高科技源头的,以前的模式就是你先做基础研究,然后去应用。现在不是这样了,一开始就比较高层次的互动,高层次的创新。最后就是财经金融,财经金融刚刚开始,香港政府也愿意做,香港金融国际的经验是很丰富的,这几方面就大有可为了。

参会报名
会议资料下载
主办方
大会主题

拥抱新时代

抢抓新机遇

激发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