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平
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东莞市政协常委
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确实粤港澳大湾区对于每一个东莞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机遇,但是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其实今天的东莞的制造业企业,东莞的民营企业还是处在一个爬坡越坎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当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会给我们更大的信心。我觉得我更想说的就是,因为借这次的院士联合会的活动为什么我希望来,希望来结交更多的院士,其实我是有目的的,就是如何解决传统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和生存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民营企业,我们制造业过往改革开放40年,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天时的作用,是运气。事实上我们只是把东西做出料卖出去,我们就发财了,我们就赚钱了。但今天的这个环境里面我们知道了,我们其实我们的水平还非常的低。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的东西,需要更多高技术含量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又是我们企业原来不愿意,或者说没有去做的事情。相反,我知道我们的高校,我们的广州、香港,我们的高校有很多成果,因为我本人也是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就我的母校的一些成果我个人认为现在这个产学研,这个科研成果的转化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它就形成一方面民营企业嗷嗷待哺,希望有这个成果过来。
一方面有一些实验室的东西它又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那么我想我聚焦的就是这个点。我今天过来的话就是说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所谓科技创新走廊这个创新它是分几个段落的,我认为更准确的说东莞作为一个制造业强市,它应该是这么定位,就是科技创新转化中心,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心,或者叫科技创新的中试中心,因为很多科研成果的转化之所以出问题的话就是在中试阶段,在一个实验室要过渡到产业化,过渡到大生产阶段的这个中试阶段是断层的。东莞这个几何中心最好干这个事情,形成了两头创新高地,因为东莞没有人才的优势,人才聚集在广州、深圳、香港,你说让他们来这里做试验的话也不太现实。但是你的成果,你的创新不是目的,创新是手段,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创新的成果必须进行试验来检验,创新的成果要是不能转化成为商品,这个创新是没有意义的。东莞来承接这样的一个转化一个过渡,像我们企业我就希望,我们是搞材料的,要是有一些好的院士的手上有这个研发的新材料的成果的话你找我,我非常愿意投入中试生产线,我们一起在中试阶段就来互动,来检验这个产品的产业化的科研性,检验这个产品的市场化的可行性。然后为这个产品真正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我是想提早介入。这就是这一次过来,希望过来参加这个活动的目的。
第二场观点
今天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使到我对这个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讲到唯美陶瓷,可能在座的各位很多人不一定听说过,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听说过马可波罗瓷砖,因为毕竟我们每天在央视都有广告,而且很多人还是马可波罗瓷砖的用户。可以说今天我们在中国建筑陶瓷行业能够做到第一品牌,其实我觉得创新肯定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动力。但是在创新之前有一个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毅力。我们30年聚焦主业,没有做别的事情,就是瞄准这样一个目标,就是要为中国陶瓷创造一个世界知名品牌。因为为什么呢?你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你没办法,你就注定要承担这样的使命。因为陶瓷的英文(英文),既是陶瓷又是中国。“一带一路”上面很重要的就是陶瓷、丝绸、茶叶,通过这些代表中国古文明的这些东西打开的这条丝绸之路。那么回到今天的历史节点上,这个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承担。所以我们一直聚焦这个目标。讲到创新我们企业更多是应用型的创新,创新永不止步,所以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我认为没有转型,只有升级。一直围绕自己的行业,一直聚焦这个主业,不断的通过创新升级升级再升级而走到今天。我们企业也有两个省级的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但是今天我们希望要解决企业未来十年、二十年干什么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跟院士的这种交流,我们企业也有一定的积累,我们愿意为一些基础研发的东西,愿意为一些新材料的领域去做投资,去参与到研发上面,然后去为企业未来十年、二十年奠定一些增长点和可行性。
另外一点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作为企业的话,我刚刚在第一个环节里面说的,创新的成果最终是由市场来认定的。那么单单有技术创新还不能够令到你的企业效益最大化,那么我们企业在另外一个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刚刚我说了,我们马可波罗品牌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或者成为中国建陶第一品牌,不单是说它舍得在央视卖广告,更重要是我们抓住了文化创新这样的一个抓手。我们通过文化创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具体来说,我们的逻辑很简单,相信品牌的力量,相信文化的力量,争夺文化的话语权就等于争夺定价权。有定价权才能体现你的产品和你品牌的价值。那么我们的路径是什么呢?我们通过在十年以前,我们还很弱小的时候,我们还没有钱在央视打广告的时候,我们知道文化营销是二两拨千斤的,非常好的一个手段,所以我们找准了一个占领这个行业文化制高点的舞台,就是建设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说实话,因为何院士又是我们东莞的骄傲,又是搞建筑的,自从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落成以后,我一直有一个心愿还没有完成的就是想请我们何院士到我们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去给我们指导。我们通过建这个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应该说我们占领了行业品牌的制高点。那么通过文化创新,通过将文化和艺术导入产品,可以提高产品的价值。所以我觉得作为企业,作为制造业企业来说谈到创新它的思维两个维度,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文化创新,两条腿一起走。这是可以跟各位分享的就是唯美自己的实践。
那么讲到建议的话,我想补充一点,因为机会难得,今天市长也在这里,刚才市长说的叫“十百千万人”才工程,通过政策把外地的人才引进来,我们也看了那个草案,我觉得人才要两手抓,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养,希望政府在制定人才激励政策的时候一视同仁,不单只是引进的人才给予他什么住房补贴,什么免息贷款等等的优惠政策,我们企业,特别是我们本土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也希望能够享受同样的待遇。
三年以前我们代表中国陶瓷行业第一个将工厂搬到了美国去。当时是美国田纳西州的州长亲自到东莞来招商引资,他也是给我们的文化所感动。我们现在在美国的工厂已经投产了,为什么我们要把工厂建到欧美这样的品牌高地去?两个目的,一个就是实现我们的愿景,为中国陶瓷打造第一个世界知名品牌。你不到品牌高地去,不跟高手过招你怎么能说你是世界品牌?第二点的话,其实就是我刚刚第一个环节讲的,我们把工厂放在那里有一个好处,以前工厂没有去的时候我们也到美国很多院校,希望引进一些人才,很难很难,不展开了,各方面的条件。但是你不过来,山不过来,我可以过去呀,我们把工厂放在那里以后,我们现在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把在美国留学很多的,你这个什么清华、北大的我们在东莞不敢招的,但是在美国工厂的话,我们招这些国内名校的学生到我们这个工厂去,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容易得很,中资企业他们很有亲切感。我们把他们的成果通过美国工厂孵化以后,反过来支持了我们国内,我们国内的规模比较大,支持国内的转型升级。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这个实践也是一个可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