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丨新材料带动大发展——院士专家齐聚新材料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

11月2日,2018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暨第四节广东院士高峰年会系列活动之新材料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在东莞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材料 新未来”。院士专家、企业家们围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作专题报告并展开讨论,分享国际科研前沿新技术、新成果,为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致辞,新材料产业是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产业,为推动广东省新材料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广东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此次论坛志在聚集和整合国内外新材料科学顶级力量,研究前沿动态和理念,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优势,提升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东莞,为广东,为大湾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多出谋划策。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国家战略,拓展了东莞的发展空间,东莞将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东莞的发展需要新型材料产业的支持。

东莞市委副书记张科介绍东莞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的关键保障,也是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作为国际织纺名城,东莞在新材料方面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论坛人才云集,精英荟萃,是东莞问计求策,推动创新发展的良好机会。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嘉宾积极建言献策,为东莞创新发展,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发展把脉开方,东莞将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尽快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

新材料的发展进程将带动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甚至会催生新的产业和技术领域。会上,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卫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发光材料与器件领域专家叶轩立就新材料前沿科技相关领域进行了主题报告。

叶轩立在《柔性有机太阳电池的挑战与应用前景》报告中表示,“希望可以透过东莞这一个创新中心,可以把有机太阳能产业推向产业化。一个光伏的太阳能技术通常需要40-50年的时间,它才可以从它的发现走向产业化,有机太阳能电池已经达到了30年,我觉得未来10年,如果我们可以集中解决它的产业化方面的问题,有机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非常有可能会在中国首先实行。”

展望未来新材料前沿科技产业发展,材料与其他学科将广泛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在材料创新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利好政策下,新材料与其它高技术和新兴产业的交叉融合将开创新局面,颠覆性前沿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扩展。(杨颖)

参会报名
会议资料下载
主办方
大会主题

拥抱新时代

抢抓新机遇

激发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