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湖实中【名家讲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莅校讲学

创新,从来都是很难的!

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要为了名与利而创新,只有把自己当成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为了祖国和民族的需要而创新,才能不怕困难、不畏挫折,创新才会真正发生。

今天(11月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原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教授莅临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为我校师生作“创新路上的感想”专题讲座。松山湖管委会卓庆副主任、教育局梁展鸿局长陪同。我校部分行政以及初三年级师生共400多人聆听了讲座。

11月1日至3日,2018 年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暨第四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正在我市举行。峰会期间,18名院士受邀走进东莞市的中学和大学共17所学校,为学生普及科学知识。

院士简介!

刘人怀 图片来源:新快报

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程力学专家 管理科学专家

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曾任暨南大学校长。现任暨南大学校董,兼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席咨询专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科学家、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等职。

院士讲学

刘人怀院士从改革开放40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切入,明确指出,“如无创新,中国没有今天的盛世”。紧接着,刘人怀院士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用世界的眼光,将一个个鲜活的科学家的创新故事娓娓道来,告诉大家创新是如何一步步推动世界进步的。

最感人的莫过于刘人怀院士跌宕起伏的人生创新之路。出生教师世家、高考状元,少年书生立志报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环境下,刘人怀用超凡的智慧和毅力,攻克了中国第一台航空煤油的铂重整装置、中国第一个波纹原板等一个个科研难题。刘人怀院士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告诉同学们,百年来中国科学家一直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他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专注学问、坚持研究,方有创新。

如何才能有创新

至少得有 三个“心” 三个条件

责任心:专注学问,讲诚信。说假话、造假,做不了创新。

忍耐心:专注学问,等契机。创新的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若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那是忍耐!

好奇心:专注学问,终身学习。没有好奇心,发现不了问题。做学问,要甘当小学生,不论年纪、不论身份地位向他人虚心求教。

宽厚的知识积累:知识要渊博。理工科专业的人,也要懂文科的东西;文科专业的人,也要懂理工科的东西。

要勤奋好学:学习,从来都是辛苦的。勤奋刻苦,方能学有所成。

善于抓住机遇: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这就是时代机遇,国家和民族都非常重视人才。生而逢时,更要把握机遇。

开启抢麦模式互动环节

同学们踊跃举手抢麦,争取与刘院士对话交流的机会。

刘院士接受学生的献花

刘人怀院士亲笔题词

参观校园

刘院士一行在万飞校长陪同下参观了我校文学艺术长廊和消防教育馆,刘院士对我校创造教育办学特色表示肯定。

合影留念

刘人怀院士与园区领导、我校部分行政合影留念

刘人怀院士与我校学生代表合影留念

参会报名
会议资料下载
主办方
大会主题

拥抱新时代

抢抓新机遇

激发新动能